抑鬱的理由
「大家都說我的工作收入穩定,家庭美滿。每當我向朋友傾訴鬱悶的心情,非但得不到理解,還被說教一番,說什麼『知足常樂』、『凡事看開些』、『不要鑽牛角尖』。這些道理我何嘗不懂,但我就是開心不起來!我也很懷念快樂的滋味……」
面對眼前憔悴的何先生,筆者盡量讓他盡訴心中苦惱,畢竟他已經不再願意向親友敞開心扉,應該積壓了不少鬱結。
其實何先生的情緒已經持續低落好幾個月,睡眠、胃口欠佳,連最喜歡的事也提不起勁去做,整天魂不守舍、四肢沉重。即使沒有自殺念頭,他也總覺得活著沒有多大意義。臨床上,毫無疑問,何先生已患上抑鬱症。
「你聽過高血壓或糖尿病的病人可以『靠自己』就痊癒嗎?」聽到我的提問,何先生一臉不解地看著我。我解釋道:「其實抑鬱症的其中一個成因是腦部的分泌物,例如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失衡所致。其他成因可能是遺傳、性格因素、身體疾病和生活壓力等。以你的情況來說,應該是腦分泌失衡為主要病因。有很多疾病,例如高血壓和糖尿病也是身體機能或分泌異常,需要藥物治理。同樣道理,抑鬱症要痊癒,也需要藥物和治療。」
聽了我的解釋,即使被告知診斷為抑鬱症,何先生的愁容也稍為舒展。「即是我不是無病呻吟?而是有病要醫治?」我肯定地點點頭。「現今有多款不同類別的抗抑鬱藥,除了傳統的口服藥物,近年更有噴鼻式的抗抑鬱藥,醫生會根據臨床情況處方合適藥物。此外,心理治療,特別是認知行為治療,也是抑鬱症的有效療法。治療主要是透過改變患者的負面思想及行為模式,從而令患者更客觀及有效地改善自己的問題。」
何先生繼而追問,他曾在報章看到一種新的治療抑鬱方法──rTMS (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),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接受這種治療。我向何先生加以解說:「rTMS即是重複性腦刺激療法,主要適用於一些對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的抑鬱症患者。治療期間毋須使用麻醉藥,患者腦部會被施以連串電磁脈衝,一般療程為二十至三十節。但是現階段我建議你先嘗試口服藥物,配合心理治療。我會安排你於短期內覆診以跟進治療進度。」
此外,我還提醒何先生,如果他的家人願意,不妨邀請他們陪伴覆診,讓我親自向他的家人講解病情。畢竟家人的了解和支持對抑鬱症的康復是十分重要。
專欄:輕鬆講‧醫事Talk – 醫院管理局
撰文:葵涌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黃麗儀醫生